FAQ

製作一部商業影片難不難?

製作做久了,接觸過許多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客戶,大多數的客戶對於想要拍攝一支屬於自己公司的企業形象影片,這件事,基本上,需求是肯定的!但怎麼做?卻毫無頭緒!其實這時候,客戶所需要的是找一位對影像專業、有多年製作影片經驗的製作人來洽談。

有經驗的製作人會依據客戶的表述,精確的回應客戶的需求,製作人會跟客戶聊很多,在聊天的過程中去理解你的想法,並在過程中同步構築符合客戶需求的企業形象影片架構,再以本身對影像的專業,為客戶量身打造一部“入腦”的商業影片,更進一步的將複雜的專業術語簡化為客戶能理解的通俗文意,陳述出來與客戶確認。

總之,做商業影片不難,找對人很重要!


我要從何得知我要飛的空域需不需要申請?

依遙控無人機管理規則規定,目前空域分為紅區(禁止無人機起飛),黃區 (無人機可飛至60公尺高),綠區(無人機可飛至120公尺高),另外有灰區 (國家公園依規定需要國家公園管理處同意始得起飛),另外在日落後 (夜拍) 人群上空,距離建物30公尺內的無人機活動均需申請。詳細空域資訊可至 https://drone.caa.gov.tw/ (遙控無人機管理資訊系統) 查詢。


申請的時間需要多久?

一般空域申請的時間大約是15日內,但若該區域除了民航局同意外,還需經其他管理單位同意,例如軍事單位,核電廠,各地中央地方政府管理單位等等,則試各管理單位的行政時間,1~30日不等。


機場附近,黃區60公尺以上,綠區120公尺以上的空拍為何另外需要一位連絡人,所需的時間為何是以8小時計算?

上述空域的空拍除了空域的申請之外,另外得發佈飛航公告與派遣連絡員至位於桃園或高雄兩地的近場管制台,管制台管制官會依各地機場飛機的起降狀況適時的告知連絡員,再由連絡員通知空拍飛手起飛與降落,通常這樣的空拍要等機場跑道有完美的空檔時管制官才會通知起飛,等上2-3小時才能起飛5-10分鐘是常有的事,所以需要安排8小時的時間等近場管制台的管制官通知起降。


拍攝地點在黃區,最高可飛行60公尺高,可以在樓頂起飛,這樣就可以拍攝到較高的畫面嗎?

不行,法規中限高的高度是由地表起算。


我想要靠行需要什麼條件要怎麼進行?

您至少需要有專業基本級無人機操作證,並申請相對符合您操作證的空域,例 沒有G1 不得申請夜拍,沒有G3不得申請人群上空之飛行,沒有專業高級操作證不得申請120公尺以上飛行。另外您得自備一台具足額第三責任險保險的空拍機。


我的客戶指定需要使用非大陸品牌的空拍機來拍攝怎麼辦?

我們公司備有美國品牌的AUTEL ROTOTICS EVO 2 PRO V2 無人機可滿足您的需求,此無人機在操作與拍攝性能與DJI 在伯仲之間,您可以讓我們公司的飛手來執行任務亦可單純租用此空拍機由您符合資格的飛手來操作。


您們公司的無人機都有保第三責任險嗎?

依規定,法人的無人機需要加保責任險,我們公司的無人機皆投保足額第三責任險,無需擔心。


為什麼想做企業形象或是廣告影片?

我們常問第一次拜訪的客戶這句話,很有趣的,絕大部分客戶的回覆是:“要做行銷用的!”其次是“想建立公司或產品形象”、“介紹產品專用”以至於“我的競爭者拍了,所以我也得拍”的說法都有……但絕大部分的共通點是,他們都相信做了影片,產品就會大賣!

說實話,這樣的觀點對,也不對。

企業形象影片或其他產品的商業廣告片只能保證客戶在市場上維持一定的曝光度、維持業績不墜!要靠行銷影片創造高銷售、高業績,是要靠專業的行銷人員及文案能不能利用這商業類形的影片來取得認同、創造話題、增加記憶點。當消費者在市場上面臨抉擇時,能快速的想起你?

所以,在這麼多想做商業影片的說法裡,我們特別讚揚因為競爭者拍而拍的說法,因為這才是最高明的啊!


是商業影片不是藝術片

我們常常會遇到很主觀的客戶,但必須先說,主觀不是錯誤,但太過堅持就是一場災難!為什麼呢?因為長時間的沁在一項專業裡,很難用第三視角去審視整個全貌。

商業影片不是拍出來給投資者看的作品,而是迎合一般受眾口味,是有目的商業影片。對影像工作者來說,最專業的手法就是將自己藏得絲毫不露痕跡(當然!也有指定風格的客戶),但遇上主觀又難以溝通的客戶,就只能拍出適合客戶自己看的企業形象影片。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商業影片大多雷同的原因,即便你看得好,也不見得適合你,堅持已見,就像看了病還堅持吃別人的處方籤一樣!是不合適的

所以呢,藥不能隨便吃,同樣的,商業影片也不能隨便拍的


為什麼選擇廣告影片而不是文字?

影像在人的感觀當中佔有最重要的地位,處理得好,會在人的大腦潛意識當中取得認同,說得直白一點,好的影像設計會有催眠的效果。

比方說我去到服飾店想買件牛仔褲,當我看到較粗的布紋就能大致理解穿起來的感受,因為這個時候視覺取代了多年前的觸覺經驗,當我的選擇標準是細緻的布料時,粗布面就會被我的大腦捨棄!

像這樣以影像取代大腦認知的設計,普遍存在於好萊塢的大片中,豐富的視覺及動作設計,一步步引導觀眾走入導演所要的情境設計之中。

而一部成功的商業影片也是如此,特別是人身部品,洗髮沐浴美容用品、服飾品、食品等,應用特別廣泛。相較之下,文字就無法在相同的時間條件下達到同樣的效果。


一般製作商業影片的流程有哪些?

商業影片製作猶如蓋一棟房子、製造一台汽車一樣,一切都從設計圖開始。

但論到流程,主要分做三期,就是製前、製作、後製三個時期;以製作案複雜程度不同,從開始到結案大約會經歷最短一個月,最慢半年不等的時間。

一般來說,製作的過程從第一次的拜訪了解客戶的需求時開始啟動,了解客戶需求後,會將客戶的需求擬成影片大綱,我們會請客戶就影片大綱提出修正,並依修正之後的決議製作成文字腳本並設計旁白(商業影片設計圖),我們再依據客戶提出修正後的腳本製作分鏡,確認分鏡後勘景,在製作會議中擬定拍攝時間;如需要演員、模特,就在此時期同步進行選角(不一定在同一天),角色確定就依據拍攝腳本發通告,在預定的拍攝時間(天數)拍攝;拍攝完成之後就進入後製。

後製的工作較細,粗剪,動態效果合成(或VFX、動畫合成)二次剪輯,旁白配製,配樂,調光,調色,第一版影片(A Copy)輸出,修片,第二版影片(B Copy)輸出,修片,正片(final)按播放平台輸出格式。

商業影片也是如何在工廠生產線上生產出來的一樣有一定的步驟與流程。


好的商業影片該具備哪些特色?

面對形形色色的業主,整體來說,好的商業影片會有以下這些特徵:

  • 受眾年齡層區隔明顯。
  • 引用或成功的創造出共通語言。
  • 影片調性明確。
  • 物件在畫面上的安排穩定、平衡、合理、舒適。
  • 剪接時,鏡頭的調用簡潔流暢。
  • 暗示性的視覺經驗運用。
  • 破梗段落安排得宜。
  • 配樂融入情境,引發氛圍。
  • Slogan簡潔、易記。

製作一部商業影片需要花費多少預算?

企業形象影片,商業影片,或是廣告影片製作是一個分工非常細緻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時間來完成,從進入媒體業開始,我們就抱持著一個理念,如果客戶有製作影片的需求,但預算較為拮据……作為一個專業工作者,能滿足就盡量滿足客戶,但這需要溝通,雙方都需要做一些妥協,只有五位數的預算是做不到好萊塢等級的服務的!

所以,從業至今,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客戶透過我們專業的服務之後,賓主盡歡,都能在預算範圍中圓滿完成任務!

所以坦白說,五位數預算有符合五位數預算的拍法,七位數有七位數的拍法。我們透過前期的溝通,擬定出符合預算的執行方式,大多是在腳本、拍攝器材、製作規模、人員、後製、製作天數上做精簡,來達成節約預算目標。透過前期的精準專業設計,使製作出來的影片在質量上都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所以,預算是否足夠不是最主要的問題!關鍵是你是否要做?


商業影片的類型有哪些?製作的內容大概是什麼?

從業至目前為止,我們所拍攝或參與製作過的影片類型有:

  • 企業形象影片/主要是傳達公司服務項目、宗旨與企業精神、文化與傳承。
  • 產品廣告影片/創造產品使用情境、質感、功能及實用性表達。
  • 教學影片/模特示範或與產品互動,並以2.5D動態標註重點,輔助收視者迅速學習、了解。
  • 片頭設計/以企業識別系統做動態設計,或以短篇動畫製作企業頻道影片片頭,藉此增加曝光辨識度!
  • 微電影/長篇廣告,在影片中設計事件與企業文化、精神串連,彰顯企業或產品價值。
  • 活動紀錄影片/舉凡各項企業所舉辦的活動、餐會、尾牙、春酒、各類研討會、展覽會、開幕酒會、喜宴等。
  • 紀錄訪談影片/產品試用見證、成功案例、經歷敘述、議題探討、人物紀實。
  • 綜藝節目/益智型競賽節目。

在這麼多類型的商業影片裡,我個人最喜歡紀錄訪談影片,除了能吸收新的知識外,還會聽見許多感人的故事!


商業影片的腳本與分鏡

我們常說的影片腳本,大多是由影片架構而來,當我們在初次造訪客戶之後就會依照客戶需求擬定影片架構,此時的編寫僅僅只限於大綱式的粗略呈現,待確認無誤與客戶的合作關係之後,就進入腳本的編寫

商業影片腳本與綜藝節目、長片不同,綜藝節目的腳本就是rundown,內容和結構分明;長片則是劇本,有各式的寫法,內容標註了許多劇情、對白和情緒的註解。雖然同是影像,商業影片較偏重視覺、感官經驗上的刺激,在有限的篇幅裡,將訴求完整的傳達給收視者。為求在畫面呈現上的準確性,與劇情片相通的部分:都會出分鏡圖與業主、攝影、劇組溝通確認,並成為在拍攝和成品驗收上的依據。

所以影片大綱是一部商業影片架構,腳本則是施工設計準則,而分鏡是最後的施工藍圖。


商業影片的拍攝手法與客戶需求

從攝影器材的價格普及化,商業影片的拍攝手法不斷的推陳出新,拜網路所賜,近年來在youtube上也興起許多攝影教學,這對於想要拍攝新穎手法的需求業者來說,多了許多選擇。然而,是否所有的創新拍攝手法都適用於你的產品或公司呢?

我曾遇到一個想要拍攝企業形象影片的客戶,在替他規劃好影片架構之後,打電話來問我能不能變更呈現形式?細問之下,原來客戶在聽取了員工建議之後,想拍極簡風的企業形象影片,而這個客戶是從事手工機具製造的出口業者,主要出口目標市場是在北美。

確認了客戶屬性之後,我們提出了目標市場的閱聽習慣數據給客戶,在眾多的影片範例中看出,極簡風的拍攝並不適用於手工機具市場需求,該區域的客戶喜歡在影片中更直白的看見機具的效能及便利性展現,為符合當地的民族性,甚至可略帶一些誇飾性的表現手法較符合該地區受眾的收視經驗及喜好,公司也能藉著所拍攝的影片風格融入當地市場。

經過解釋之後,客戶打消要更改方案的念頭而採用原案,在他們參加當地手工機具的展會期間,我們所製作的這部影片在客戶展會攤位現場大屏幕上播放,且成功的吸引在場許多國外買家向攤位上的業務人員詢問。

拍攝手法固然重要,“拍出來給誰看?”這個問題更重要!這才是客戶真正的需求!